古人稱工作有365行,如今隨著科技變遷,不少新興職務應運而生,個人能力板塊也得大挪移,才能跟上時代腳步。
TomorrowToday Global公司的未來學家柯德林頓(Graeme Codrington)說,「過去兩個世紀,我們看到了全球勞動力市場的兩個重大變化,首先,農業領域不再需要工人,接著是製造業。現在,機具開始進軍第三產業,可預見的是未來10年,白領將開始被趕出公司。」
未來職業的共同特色,就會與「線上」脫離不了關係。另一方面,依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,2010年全球行動工作者的人口將突破10億大關,可望達到12億,到2013年行動工作者將佔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,而其中將有六成「行動工作者」在亞太地區。
《Fast Company》 報導,在柯德林頓看來,到了2025年,某些目前最熱門的工作將被淘汰,例如機器人取代前線軍事人員、演算法踢走私人銀行家和財富經理,而人工智慧淘汰律師、會計、精算師和顧問工程師。
在10年後的嶄新世界,什麼工作會大受歡迎呢?柯德林頓與一些學家進行了預測,其中共有12項職務,介紹其中三項給大家:
在10年後的嶄新世界,什麼工作會大受歡迎呢?柯德林頓與一些學家進行了預測,其中共有12項職務,介紹其中三項給大家:
- 職場人的「個人品牌教練」:未來企業將愈來愈傾向招募約聘兼職人員,大約「25%的全職工作會變成「按需雇傭」,職場人將必須具備「自我管理、自我提升、大力行銷」相關的新技能,因此能培訓這些技能的人本身將變得非常搶手。
- 專業領導人:所謂專業領導人就是擅長為某個具體專案組建團隊的自由、專業管理者,正如好萊塢工作室拍攝電影時,不自己雇傭電影攝影師、編劇和演員一樣,未來的公司也不會自己雇傭團隊成員。
- 自由教授(freelance professors):唐克斯利也認為,到了2025年,隨著教學進入按需領域,市場會非常需要自由教授。「網路教學的持續發展將讓兼職或獨立自由教授愈來愈多。到了2025年,要創辦大學只需滿足3個條件:絕妙線上教學風格、課程素材和行銷計畫。」
未來職業的共同特色,就會與「線上」脫離不了關係。另一方面,依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,2010年全球行動工作者的人口將突破10億大關,可望達到12億,到2013年行動工作者將佔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,而其中將有六成「行動工作者」在亞太地區。
當行動工作成為主流程時,「雲端工作術」是你一定要學會的重要技能。簡單地說,無論是使用Google的各種服務,或是Evernote、Dropbox、Posterous等各類便捷的網路服務,只要充分善用生活周遭的網路科技與工具,都可算是應用雲端工作術的範疇。
雲端同步化,資料一致且快速
透過網路提供使用者獲得軟體和服務的新模式,由於行動裝置普及,為了讓使用者可以同時在行動裝置及電腦上取得相同資料,「雲端服務」這件事其實就變得很重要了。「雲端」服務絕對可以加速在「資訊、時間、人脈、檔案」四大管理上的效率。
雲端同步化,資料一致且快速
透過網路提供使用者獲得軟體和服務的新模式,由於行動裝置普及,為了讓使用者可以同時在行動裝置及電腦上取得相同資料,「雲端服務」這件事其實就變得很重要了。「雲端」服務絕對可以加速在「資訊、時間、人脈、檔案」四大管理上的效率。
介紹雲端工具之前,先了解雲端的相關知識,例如:同步化、標籤等相關的雲端知識。雲端工作術的「流程與邏輯」其實很簡單,看一下關於雲端名稱與用法,大致即能了解雲端工具如何善用:
- 連結:除了產品物物相關,知識也將不斷的連結與重整,所有工具都應圍繞平日使用的主要核心服務,藉由領航圖,讓知識跨平台、跨裝置的整合。
- 搜尋:資料整合時,難免會忘記歸檔在哪的時候,搜尋是一個輔助性的技巧。
- 同步:選擇能夠在各平台與裝置間自動同步的服務,保持資料的一致性。
- 拆解流程:依照每個工作環節和步驟,找出適合與之搭配的數位工具。
- 賦予想像:工具是死的,人是活的,一樣的工具也能找出不同的用法。
- 簡單:使用簡單的工具,建立簡單且明確的原則,讓工作流程SOP化。
- 當下作決定:避免讓事情處於完成和未完成中間,最後又要回過頭花時間處理。
- 思考情境:同樣是管理時間,使用的狀況不同,工具也會不一樣。
- 拋棄傳統:科技進步讓以前的工作術可能不再適用,要有勇氣大膽創新。
- 善用標籤:將資料妥善加入標籤,為創意與創意建構最好的橋樑。
這是組織上面臨的挑戰,那個人呢?首先想到的是-機器人,如何不被機器人取代呢?目前人工智慧,可以做到的就是接收指令,並在合乎邏輯與演算的情況下給予回應,尚未能達到「創造性」或「策劃性」的工作。
根據以上來思考,於個人工作經驗不斷的累積,由量產生質的變化,進而有源源不斷的創新點子,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,如何才能讓自己經驗不斷的成長與累積,個人智慧雲是一個重要起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